张文兰教授团队服务深圳基础教育教育信息化成效显著 2018-12-18 12月11日,由我校教育学院指导、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基于国家课程的项目式学习”专题研讨会在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第四小学举行。此次研讨会是深圳市南山区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变革的一次重要展示和总结大会,也是我校教育学院张文兰教授研究团队开展的“基于国家课程的项目式学习”研究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展示会。研讨会上展示的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课例和张文兰教授所做的报告得到了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陈登福副局长、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南山区教育信息中心余耀贤主任及参会学校领导和老师的高度认可和肯定。陈登福副局长认为“基于国家课程的项目式学习”符合国家新一轮课程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适应区域教育发展、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要求,希望能够在南山区更多的学校应用推广。 深圳市南山区“基于国家课程的项目式学习”专题研讨会 “基于国家课程的项目式学习”是为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要求、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由我校教育学院张文兰教授研究团队经过长期、深入的实践研究而提出的重要成果。该成果旨在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推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小学国家课程项目式学习模式。成果提出了中小学国家课程跨学科项目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课程重构的项目式学习活动流程及可操作的实施模式,较好的解决了以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重单科知识获得轻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信息技术与课程难以深度融合及创新应用等现实问题。 该成果于2017年9月被引入深圳市南山区,成为该区“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示范项目。自项目启动以来,该区已有12所中小学校加入应用试点。实施中,组建了由我校数字化教育研究所专家和博硕士、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相关领导、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等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专家培训与讲座、定期面对面指导、多形式的跟踪交流、优秀课例观摩与研讨、专题研讨、教研支持等多种形式为试点学校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项目实施一年多以来,研究团队坚持每月至少到每所试点学校半天进行指导和服务,帮助教师进行项目式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实践,共指导教学设计146个、现场课例62次,入校面对面指导与网络远程指导共计227次。 张文兰教授研究团队深入基础教育一线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该项目有效地促进了试点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为实现信息技术引领教育发展、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融合创新发展起到了引领与示范作用,效果显著: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渐转变、综合能力得到了发展,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特别是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施能力得到了提升,学校及该区的教育信息化影响力得到了增强、面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方向和育人理念初步形成。 “基于国家课程的项目式学习”是张文兰教授研究团队长期开展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服务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成果之一,该成果还于2018年11月12-15日受邀参加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目前该成果除了在深圳市南山区应用外,同时还在陕西西安、山西太谷、广东广州等地的多所中小学校推广应用,并受邀在多个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分享。该成果能在全国多个地区的中小学校落地、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成效,充分体现了我校教育学科在引领和服务基础教育发展、推动信息化教学变革方面的优势和实力,对扩大我校教育创新成果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影响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国家课程的项目式学习”成果参加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 上一条:杨祖培副校长赴深圳考察校地合作 下一条:我校与广东光正教育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12月11日,由我校教育学院指导、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基于国家课程的项目式学习”专题研讨会在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第四小学举行。此次研讨会是深圳市南山区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变革的一次重要展示和总结大会,也是我校教育学院张文兰教授研究团队开展的“基于国家课程的项目式学习”研究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展示会。研讨会上展示的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课例和张文兰教授所做的报告得到了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陈登福副局长、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南山区教育信息中心余耀贤主任及参会学校领导和老师的高度认可和肯定。陈登福副局长认为“基于国家课程的项目式学习”符合国家新一轮课程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适应区域教育发展、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要求,希望能够在南山区更多的学校应用推广。
深圳市南山区“基于国家课程的项目式学习”专题研讨会
“基于国家课程的项目式学习”是为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要求、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由我校教育学院张文兰教授研究团队经过长期、深入的实践研究而提出的重要成果。该成果旨在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推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小学国家课程项目式学习模式。成果提出了中小学国家课程跨学科项目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课程重构的项目式学习活动流程及可操作的实施模式,较好的解决了以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重单科知识获得轻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信息技术与课程难以深度融合及创新应用等现实问题。
该成果于2017年9月被引入深圳市南山区,成为该区“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示范项目。自项目启动以来,该区已有12所中小学校加入应用试点。实施中,组建了由我校数字化教育研究所专家和博硕士、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相关领导、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等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专家培训与讲座、定期面对面指导、多形式的跟踪交流、优秀课例观摩与研讨、专题研讨、教研支持等多种形式为试点学校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项目实施一年多以来,研究团队坚持每月至少到每所试点学校半天进行指导和服务,帮助教师进行项目式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实践,共指导教学设计146个、现场课例62次,入校面对面指导与网络远程指导共计227次。
张文兰教授研究团队深入基础教育一线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该项目有效地促进了试点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为实现信息技术引领教育发展、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融合创新发展起到了引领与示范作用,效果显著: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渐转变、综合能力得到了发展,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特别是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施能力得到了提升,学校及该区的教育信息化影响力得到了增强、面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方向和育人理念初步形成。
“基于国家课程的项目式学习”是张文兰教授研究团队长期开展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服务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成果之一,该成果还于2018年11月12-15日受邀参加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目前该成果除了在深圳市南山区应用外,同时还在陕西西安、山西太谷、广东广州等地的多所中小学校推广应用,并受邀在多个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分享。该成果能在全国多个地区的中小学校落地、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成效,充分体现了我校教育学科在引领和服务基础教育发展、推动信息化教学变革方面的优势和实力,对扩大我校教育创新成果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影响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国家课程的项目式学习”成果参加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